Search

傷兵歸來後的檢討與改進(Lessons learned from One Apu)
  • Share this:

傷兵歸來後的檢討與改進(Lessons learned from One Apu)

"ONE APU"超大型貨櫃輪 於12/8日回到神戶港,現況的慘烈震驚了所有的目擊者.
估計要處裡完這些貨櫃需時一個月.

個人感覺,在開始卸貨之前應封鎖現場(一如刑事案件現場之證物保存)並以無人機做空中攝影,以確認船上各個部位所受到的破壞力分佈的位置及大小,這應該是最直接的證據,以供造船設計師及船長們在爾後的”荒天暴風”中船舶操縱的重要參考.

其實船舶在遇到暴風圈時,再精密的氣象預報都只是一組數據(而且是大範圍中的平均值),如果在駕駛台上的羅經甲板上裝上CCTV(實時錄影)能夠就該船的”現場現況”有第一手的”海況錄影”,再與該船靠港後第一時間的”無人機攝影”對照之下,相信可以更釐清所受的損失到底是天災?還是人禍?相信對保險公司及船東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.

狂風巨浪中的船舶操縱,就像女生包包的手工,細緻度可分為幾種:
(1) 最粗的手工就是死人不管,交給自動舵,在大家都暈船不舒服的情況下,各自睡覺休息,自動舵死盯著一個固定航向,死衝硬頂,與巨浪對幹,誰怕誰?貨倒楣!
(2) 交給船副看著辦,想避(浪)就避,受不了了再躲(轉個幾度試試看)
(3) 船長將寢具搬上駕駛台,親自坐鎮,舵工全程手操舵,航向只是一個大概的方向,隨時保持切浪航行,最高原則就是”平衡船舶的縱頃(Pitching),橫搖(Rolling), 拍擊(Slamming)與抖動(Pounding),藉著手操舵與機艙適時的加減俥,使船員感到舒適,老船長的一句名言:只有使人舒適,貨才不會移,船才不會傷,這是人本主義的船舶操縱法.

大風大浪中,即使是老船員都會暈船,作為船長,再不舒服都要在駕駛台中以自己的經驗去破浪切湧,左手是舵,右手是船速,交替使用,一切的”資訊”僅供參考,看看就好”畢竟,第一線身歷其境的感受才是如何能做到”順勢(work with the sea,not against the sea)-而非對幹”,而當你全神貫注在”平衡”的時候,就無暇顧及”暈船”同時也給駕駛台帶來信心.
#Apulessonlearn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在台灣,不提倡海洋文化,是辜負了這塊土地,也糟蹋了她所提供的養分,視野及發展. "海洋首都的航海家"(Navigator in Kaohsiung)成立的主旨,在於為下代找出通往"藍海"之路
View all posts